文宣組賴俊欽/編審

經濟:環境部2024年底由環境部長彭啓明親自公布2030年最新減碳目標,較基準年(2005年)減少28±2%,電力排放係數階段目標降至為每度0.319公斤。若與亞洲鄰近國家自定貢獻(NDC)目標相比,我國僅次於日本。環境部將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從200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量24±1%,更新為減量28±2%,約減碳188.225至198.98百萬公噸;與2007年的排放峰值年相比,減排36±2%,明年初也將透過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提出接軌國際的2032、2035年國家減碳新目標。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為了訂出強化目標,這次六大部門減碳旗艦計畫更聚焦加碼減碳力道,包括經濟部的再生能源部分,將加速風光電與突破地熱和小水力、科技儲能、去碳燃氫、氫能(含氨)供應鏈、CCUS,產業自主減量、中鋼、中油等國營事業減碳,除了製造部門,內政部也協助推動住商深度節能與淨零建築;交通部推動商用車輛電動化及無碳化、永續航空燃料;農業部也持續強化農業生態韌性及碳匯、低碳永續農業、資源循環。
https://pse.is/6yh39e

工商:原訂2025年光電設置目標20GW、2026年達23GW,缺口尚有5.78GW。主因地面光電受阻,20GW目標將延後一年、2026年達標。能源署意在主推地面型光電以漁電共生,但要等農業部訂定快篩表提升審查效率,未來會據此跨部會推動國家示範區。能源署對於達標也沒放棄,目前光電設施的案源掌握,地面型多於屋頂型,包括公共建設設施、科學園區廠房等,地面型光電則以漁電共生為主。惟漁電共生案源需向農業部或地方農政單位申請許可,也是地方立委質詢關注的標的,為當前最大的挑戰及審查卡關點。經長郭智輝表示,將推出光電快篩機制,透過政府廉政監督平台,解決過去業者遭黑道威脅等問題,未來所有案子從開標到工程結束,都得到保障。
https://pse.is/6yh3uk

中央社:內政部長劉世芳出席「2025濕地日」活動時表示,感謝國家公園署、合作部會機關、地方政府和在地夥伴長期的貢獻與努力,這一年台灣新增了1處地方級萬年濕地群重要濕地,也正式公告國家級新豐重要濕地保育利用計畫。劉世芳說,內政部將持續透過科學研究建立各濕地類型碳匯基礎調查資料,協助完備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也感謝濕地保育聯盟、野鳥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等民間團體及各級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持續守護濕地保育、進行環境教育推廣,共同守護濕地碳匯功能。
https://pse.is/6yh3mv

中時:新北市在都市快速發展之下,農耕土地面積逐年減少,從2014年到2023年的10年之間,減少了近15%,達2758餘公頃。農業局解釋,主因是都市計畫變更及私人變更農地做為特定目的事業使用。據統計,新北市農耕土地面積在2014年時為1萬8575.14公頃,然後呈現逐年減少趨勢,2023年僅剩1萬5820.77公頃,10年間農耕土地面積減少14.8%,部分作物的種植面積也受到影響而大幅降低。農業局說明,主因為都市計畫變更及經濟發展,推動市地重劃與私人變更農地做為特定目的事業使用。其次,也因為耕作面積較小,使成本增加,收入不如從事其他工作,加上耕作人口逐漸老化造成耕地荒廢。
https://pse.is/6yh34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