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組賴俊欽/編審

聯合:丹娜絲風災吹出雲嘉南地區光電板亂象,環境部長彭啓明說,這次風災造成2800噸光電廢棄物,環境部許可處理量能為1個月2900噸,基本上量能沒問題,且光電板回率可達92%到99%,至今未能完成主因是該家業者在意處理費用,「非常小氣、計較」,甚至都不付款,才導致進度延宕,環境部已要求提出清理計畫書。彭啓明也坦言,從這家公司不積極負責的態度,就可看出光電板法令管理不周。他日前在行政院提出光電有四大漏洞,包括日常營運管理缺失、遭遇風災時計算是否符合強風及強雨標準、災害應變計畫、災害後清除計畫,接下來將就這4個方向,對台灣100多家大型案場總體檢。
https://pse.is/82vhsb

經濟:核三重啟公投登場,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受訪時強調,不論公投結果為何,台電都會展開核三廠自我安檢,評估時間約1.5至2年,完成後送交核安會審查。他並指出,除核三外,核一、核二廠也將進行延役分析,屆時會向國人完整說明。針對核一、核二狀況,曾文生說,核一室外乾貯場已取得運轉執照,燃料池部分燃料棒已陸續移出,預期在一定時間內可清空爐心;核二乾貯場仍在興建,預計明年開始放置燃料棒。至於核三,燃料池仍有空間,爐心已清空,較具備進入安檢的條件。曾文生也提醒,延役重啟並非單純技術問題,最後仍要由核安會審查確認,而該機關的決定恐成爭議焦點。社會要求「安全無虞」勢必需投入龐大時間與經費,若經濟效益不足,不排除最後放棄延役。
https://pse.is/82vj8t

中央社:聯合國的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世界氣象組織(WMO)示警,全球氣溫上升對於勞工的健康與生產力帶來日益嚴重負面影響,呼籲各方立即採取行動以應對熱壓力的危險。法新社報導,這兩個聯合國機構表示,極端高溫正對工作場域帶來日益嚴峻挑戰,已向各國政府、企業及衛生當局發布降低風險的方針,呼籲立即採取行動,以因應熱壓力(heat stress)對全球勞工日漸嚴重的影響。兩大機構在一份報告中提到,從事農業、營建業和漁業的體力勞動者所受影響尤其嚴重,當氣溫超過攝氏20度時,每上升1度,勞動者的生產力就下降2%至3%。高溫導致的健康風險,包含中暑、脫水、腎功能障礙與神經系統疾病等問題。
https://pse.is/82vjm5

中時:新北市公私立學校校長會議於新北市美術館舉行。新北市教育預算達755億元,中央自2026年起停止補助公私立學校電費,影響近40萬名學生;由於新北市338校每年約需7.1億元電費,新北市長侯友宜宣布,由市府全數編列,確保學校正常運作,讓學生在公平、安全的環境中學習。侯友宜指出,新北市以在地MIT(Made in Taiwan)到國際MIT麻省理工跨國啟動全國首創「AI素養教育三年計畫」,率先導入麻省理工學院MIT RAISE與跨國教育組織i2Learning共同開發的全球Day of AI課程,對象涵蓋國小至高中階段的學生,目標2026年起分4年逐年更新班級電腦為AI電腦。
https://pse.is/82vh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