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組賴俊欽/編審

中央社:台中梧棲養豬場昨天確診非洲豬瘟,政府宣布全台活豬禁運禁宰延長10天至11月6日中午12時,全台5441場養豬場首輪訪視無異常,但目前仍在病毒潛伏期,27日展開第2輪訪視。指揮官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案例場的疫調仍在進行,許多問題待釐清,經過專家會議討論,為守護產業與食安,不能輕易解禁,觀察期仍是5天為一輪,明天就會開始第2輪的全台養豬場訪視,在移動管制上,包括車輛清消、人員管理,會有更精進的方式,將公布標準作業程序。衛生福利部長石崇良說,衛福部已通令各地衛生局,增加市面上肉品供應來源的稽查,所有販賣商如果銷售進口肉品,要有進口的申報單,如果是本地的肉品,要有屠宰證明。
https://pse.is/89zw3q

中央社:台灣發生非洲豬瘟確診案例,目前實施的禁令中包括禁用廚餘餵豬。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國內一天廚餘量約2000多公噸,其中1300多公噸經過蒸煮後餵豬,現在因非洲豬瘟暫時不能餵豬,去化壓力很大,但短期沒有問題,都會在環保局指定地點,以堆肥、掩埋、焚化等方式處理,但長期仍會影響垃圾處理量能。彭啓明說,台灣每年產生的一般垃圾約1100多萬噸,廚餘約77萬噸、占6%,會與各縣市討論未來如何有效運用,長期應朝向推動循環利用,例如目前雲林縣用於堆肥,有些縣市將廚餘變生質能並發電,或是做成航空燃油。彭啓明表示,台灣平均每天每人製造100公克廚餘,源頭管理最好的方式就是要惜食,到了末端處理都很費人力。
https://pse.is/89zwjy

經濟:國家衛生研究院催生「台灣醫盾」,80億打造的防疫軍火庫明年起將陸續上線。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表示, 為配合國衛院疫苗二廠後年完工,旗下「國家感染性疾病資料庫( NIDB)」明年率先啟用,期許成為亞洲前三大感染性疾病資料庫,助本土疫苗及檢測產業開拓百億元大市場。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日前也說明,NIDB啟用後可系統性收集檢體、提供保存技術服務、前端動物實驗,結合人體生物資料庫、健保資料庫成為促進生技產業進步的三支箭,創造另一個護國神山。司徒惠康說明,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國內學研機構、生技業者為了打造台灣自主防疫體系,除了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參與贊助20億元之外,國發會並通過以總預算近80億元打造國衛院生物製劑(疫苗)二廠及一座NIDB。
https://pse.is/89zwtx

風傳媒:2025新北社造成果展熱鬧登場,以「新動派-新北地方情感地圖」為主題,在空軍三重一村,集結社區營造團隊共同參與,展現新北市文化行動的豐碩成果。活動內容包含四大闖關活動、表演、短講及手作體驗課程,還有3場社區小旅行至11月,邀請民眾在遊戲、交流與創作中,一同探索屬於新北的地方故事。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于玟表示,今年社造成果展以「新動派」象徵新北社造的「新」活力、行「動」力,新北就像一張由情感編織而成的地圖,融合了新北市的社造成果,與文化部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政策,深度呈現在地故事,看見展現市民參與地方創生的多元面貌。「新動派-新北地方情感地圖」不僅是成果展,更是一場行動倡議,透過居民參與、文化連結與創意展演,打造文化城市,讓文化能量持續在社區間流動發光。
https://pse.is/89zuk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