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組賴俊欽/編審

中央社:環境部表示,COP30戰情中心已啟動,部長彭啓明在台灣與當地學者連線;首日會議包含強化氣候資金承諾、推動全球碳市場成熟等議題,整合各界合作共推綠色成長淨零轉型。環境部指出,工業技術研究院資深工程師連振安和中華經濟研究院主任劉哲良就觀察COP會議開幕觀察分享,兩人表示,各國已體認到,須將氣候承諾轉化為實際行動,務實減碳,整合各界共同合作,共同推動綠色成長與淨零轉型。另外,這次COP30會議主旨在強化氣候資金承諾,提出「巴庫到貝倫路徑圖」,要求將每年氣候資金提高至1.3兆美元,並透過「合規碳市場開放聯盟」等機制推動全球碳市場成熟,促進資金流動。根據環境部COP30會議觀察報告,大會首日共有8項新增議題被提出,大會宣布採取協調方案,維持原議程架構不變,並針對爭議性議題另行召開協商磋商。
https://pse.is/8c5l7l

聯合:國際能源總署(IEA)發布年度的「世界能源展望」報告指出,全球再生能源的發展速度仍超越化石燃料,但石油與天然氣需求不會如先前預測在二○三○年觸頂,將持續增長到二○五○年,使暖化劇增。正值巴西貝倫舉行第卅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之際,這份報告指出,「幾乎可以確定,全球升溫幅度將在十年內突破一點五度,限制升溫超標幅度的路徑如今已遙不可及」。今年報告也指,全球電力需求正上升,主要受到先進經濟體與中國資料中心及人工智慧(AI)推動,以及開發中國家空調用量增加。該報告採用三種情境做預測,其一是「現行政策情境」(CPS),假定各國不會實施任何額外能源政策,朝向潔淨能源轉型將面臨障礙;其二是「既定政策情境」(STEPS),預期各國持續實施有助解決氣候變遷的政策,迅速採用太陽能、風電、電動車等;最後是假設達成二○五○年淨零排放的「淨零排放情境」。
https://pse.is/8c5k4u

經濟:2025資訊月以「看見AI進行式」為主題,特別規劃「AI主題館」體驗區,聚焦人工智慧如何實際走入居家、健康、產業與教育等生活場景,展現科技不再遙不可及,而是「看得見、用得到」的日常改變。透過互動展示與應用體驗,協助民眾理解並選擇合適的AI工具,讓全民一同感受科技的現在進行式,連結為主題館的介紹。
https://pse.is/8c5mwx

中時:雙北市部分區域以河道訂定行政界線,由於水流、河岸或地貌不斷改變,使得行政區域的邊界與現地地貌無法相符。新北市議員黃心華日前質詢時指出,隨著時間變遷,土地將成「二不管地帶」,管理責任恐不明確。針對雙北分界線錯置,新北市長侯友宜認為,其實不僅雙北有類似狀況,新北、桃園也有,會透過雙北合作平台協調處理。民政局長林耀長說,短期部分,關於臨時性問題,雙北市府可相互委託對方管理,雙方再行溝通。林耀長補充,中央今年10月通過《行政區劃程序法》,雙北市府會先互相協調轄界及管理業務,未來若和台北市形成共識之後,再向中央申請調整縣市界線,讓其更符合自然的現況。
https://pse.is/8c5jt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