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組賴俊欽/編審

中央社: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在亞馬遜城市貝倫(Belem)落幕,為期兩週的會議期間發生抗議、街頭遊行和突發的火災,為此次會議增添戲劇化的插曲。然而,在亞馬遜雨林邊緣、一座舊機場上方搭起的巨大帳篷內,各國也通過若干關於如何應對氣候變遷的決定。世界最貧窮的國家長期以來一直抱怨,他們缺乏用於「調適」的資金,這類措施旨在保護其經濟免受海平面上升,例如修建海堤,以及其他氣候變遷影響。對開發中國家而言,這是COP30的一項勝利,最終協議「呼籲努力在2035年前將調適融資至少增加兩倍」。在COP30峰會上,巴西啟動新的全球投資工具,提議對森林資源豐富的國家,根據其保留的每一公頃樹木,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潤分成。巴西總統魯拉上週在貝倫舉行的領導人峰會上宣布「熱帶森林永續基金」(Tropical Forests Forever Facility, TFFF)的啟動計畫,甚至早於COP30正式開始前。TFFF基金吸引挪威、德國、印尼、法國和巴西等國承諾提供55億美元(約新台幣1725億元)的資金。巴西最終目標是籌集1250億美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資,但指出即使沒有政府提供的全部250億美元啟動資金,該基金也能開始運作。
https://pse.is/8dfhyq

聯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卅次會議(COP30)延會談判,在巴西時間廿二日展開全體大會,一九四個締約國通過最終協定,呼籲努力在十年內,將氣候調適融資增至現在的三倍,刪除了任何關於「化石燃料」的字眼,堪稱是一個「妥協下的氣候協定」,凸顯全球減碳行動仍是牛步前進。峰會加班談判十二小時,歐盟之前力推的「脫離化石燃料路線圖」未能寫入協定,中東等產油國取得暫時勝利,歐盟讓步妥協。歐盟氣候、淨零和潔淨成長執委霍克斯特拉受訪時表達失望,「我們希望做得更多,(減碳)更有企圖心,但這個世界和締約方會議就是如此運作」。雖然化石燃料未寫入文本,主席柯利亞公開在閉幕會議提出兩種「路線圖」:一是減少森林砍伐,二是公正有序地脫離化石燃料,引起談判代表鼓掌叫好。巴西也支持這項聯合國體系外的倡議,將與九十國建立化石燃料退場計畫。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分析,協定文字成功地整合了氣候行動的兩個核心支柱:減緩和調適,將過去長期被低估的調適行動和削減排放重新連結,關注氣候韌性的發展路徑是未來的趨勢。
https://pse.is/8dflvs

聯合:脫離化石燃料路線圖是COP30延會主因,以歐盟為首的國家與沙烏地阿拉伯等產油國陷入僵持,外界預期中國大陸能出面化解僵局,但談判代表、歐洲議會議員埃卡特(Bas Eickhout)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中國一直保持沉默」。種種跡象顯示,中國還沒有打算搶當氣候政治領頭羊。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觀察,中國過去較習慣和美國跳「雙人舞」,二○一五年的巴黎協定,以及兩年前杜拜峰會能順利通過逐步脫離化石燃料,都是靠美中聯手,如今美國缺席,不只沙烏地阿拉伯等國變得肆無忌憚,中國看起來也是希望守住發展中國家角色,避免成為氣候資金出資方。
https://pse.is/8dfkq9

自由:根據台北捷運公司統計,捷運板南線人潮最密集時段集中於上午八點至八點半,並以江子翠站至龍山寺站之間最塞。為舒緩候車人潮,先後祭出各項措施解塞,先是施行跳蛙式停靠,例如從江子翠站發車載客,後又祭出亞東醫院往南港展覽館方向列車於上午八點起加密班距至二分鐘為一班,十一月十日起,又將「二分鐘最密班距」啟動時間提前至七點半,且同步運作空間優化列車政策,目標二〇二六年底完成全車隊四十二部列車改裝,台北捷運公司指出,改裝一部空間優化列車,費時一個月至一個半月,現階段已完成七部,目標全車隊四十二部明年底完成改裝後,以一部可多載七十二人計算,估可提升三〇二四人的運能。
https://pse.is/8dfh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