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組賴俊欽/編審

工商:面對國際局勢的變動,環境部長彭啟明坦言,美國在淨零和能源政策方面的確在轉變,需要觀察後續怎麼走,雖然目前僅屬政策宣示,還沒有實質的行動,但可預期全球的減碳雄心,會受到一些影響;但整體而言,美國依然會是全球淨零的驅動者,尤其其在氣候科技的領先地位,不會改變。「全球氣候科技是賺錢的投資項目,身為領頭羊的美國,不會放棄能夠賺錢的新科技。」而台灣,他身為環境部長督導減碳,一定會牢牢抓住這個全球變動的機會,獲取台灣最大的利益。彭啟明進一步說,全球的減碳要靠氣候科技的發展,包含碳捕捉、碳封存等領域的科技,目前美國矽谷在氣候科技的投資金額全球第二、占比約39%,僅次歐盟42%,從台灣的角度來看,不是只看「川普要轉彎了,不用做減碳」,而是要聚焦如何加大與美國的合作力道、做更有效的對接。
https://pse.is/7cuqy6

中央社:環境部今年初公告擴大碳盤查對象,23家醫學中心明年需上網公布碳盤查結果。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說明,雖然本次將碳盤查範圍擴大至醫學中心,但主要是針對直接與間接(用電)排放,「重點在揭露」,先進行碳盤查後,才能知道後續減少排放的方向;且目前也不會收碳費。蔡玲儀指出,醫院的設施除了用電外,很多醫院也可能會有鍋爐,會使用油或天然氣,也都屬於燃料。為了讓醫院碳盤查更有方向,今年6月底前就會完成碳盤查指引,會有一致性的標準;另外也會針對如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等擴大盤查的對象也會擬指引,並會邀衛福部、交通部等共同討論。蔡玲儀說,至於大專校院部分是否會獨立設立指引、或與服務業通用,也還在討論。
https://pse.is/7curpe

工商:因應2030年「公有新建物達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目標,內政部規劃「淨零建築轉型發展推動計畫」,預定在2025~2026年間將補助改善85案,預期每年約可節電8,000萬度,減碳達2.2萬噸CO2e,同時可培育跨領域專才約7,200人次,整體推估2年可帶動產值約為1,460億元。考量我國氣候及國情,內政部建築減碳採取「公有先行」,並引導民間建築跟進,針對新建建築先採取鼓勵方式,再逐步修訂法規強制實施;同時,也研擬強化家電節能措施,並投入建築節能減碳技術及再生能源等之研發與應用工作。內政部表示,「淨零建築轉型發展推動計畫」共有四大推動主軸,包括一、提高新建建築物能源效率,二、改善既有建築物能源效率,三、提升家電產品能源效率,四、建築節能減碳新技術及工法研發與推廣應用。
https://pse.is/7curg8

中時:全長3.5公里、斥資232億元的捷運環狀線南環段CF670區段標(木柵段)動土,從台北市文山區至新北市新店區大坪林,沿線設4座地下車站,預計2031年完工,通車後從動物園站至大坪林站車程將由39分鐘縮至11分鐘,雙北市長蔣萬安、侯友宜昨共同主持動土典禮。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木柵段工程為南環段最後1塊拼圖,象徵南環段工程全面啟動,施工期間會做好萬全準備,降低交通衝擊。新北市長侯友宜也樂觀地說,環狀線南北環段在新北境內全數動工,南環段完工後,民眾可從大坪林站接到南環段至文湖線動物園站轉乘,未來串連東環段後,更可從新北新店「一車到底」直達北市內湖。
https://pse.is/7cuq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