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組賴俊欽/編審

聯合:我國跨黨派立委團結束訪美行程,訪團成員表示,台灣在第一輪談判中,與南韓、日本、越南並列「優先四國」(First Four)。行政院經貿辦宣布,我方談判團隊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經貿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的率領下,於美東時間五月一日結束在華府舉行的首輪實體磋商。經貿辦表示,會談氣氛坦誠融洽,雙方都表達對強化台美經貿合作的共同期待,希望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為雙方產業與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機會。雙方並同意近期內就各項議題持續磋商,以積極尋求共識並探討進一步的深化合作。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指出,台美此次交流也涉及安全議題,美方非常關心台海目前的安全現況,也討論到台美可能的安全合作,以及台灣如何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
https://pse.is/7j3763

中時:4月底發生在伊比利半島上的西葡大停電,衝擊5500萬人,全球關注,至今尚未公布初步報告。國內專家認為,大停電跟再生能源過多,電力系統「慣量不足」絕對有關。為了防範類似大停電在台上演,台電表示,應對再生能源併網量增多,可能慣性不足已有因應,2023年時就與英國創新能源RTL合作,在全台北中南服務處建置10套電力系統「即時慣量量測設備」,去年又啟用宜蘭冬山儲能,結合打造全台第一套可實測系統慣量的儲能系統。經過試行,這套系統近日已開始正式上線測量。如果慣量不足,調度中心就可以採行應變,作法包括機組先降載(減少發電),多併入其他機組,提升系統慣量,如仍不夠,就得「棄風棄光」,減少再生能源併網,可以盡量避免伊比利半島大停電發生。
https://pse.is/7j37h8

中時:氣候變遷不只會使台灣特有種「阿里山櫻花」面臨高度滅絕風險,也會影響農作物的產量,環境部與國科會去年發布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指出,在高碳排情境下,水稻產量將本世紀中及世紀末分別平均減少13%及18%,玉米也呈現減產趨勢,將分別在世紀中及世紀末減產10%及17%,影響區域均以北部及東部地區最為明顯。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方君維強調,極端氣候不只是環境問題,更與我們的餐桌有關,該份報告點出台灣若不積極減碳,將出現夏天長達7個月等極端氣候,擔心水稻、玉米等產量因此下降,進而推升價格。農糧署則說,為了避免水稻未來持續減產,將加強選育抗逆境品種、改良栽培技術、調整稻作產業結構及水資源調度,並推動水稻保險,也會持續改良硬質玉米的栽培模式,避免天候影響農民收益。
https://pse.is/7j37ma

好房網:新北市政府為展現社會住宅政策10年成果,特別將完整推動歷程紀錄成冊,並舉辦「新北市社宅專書成果發表暨中和安邦社宅入厝園遊會」,新北市長侯友宜到中和安邦社宅,與住戶和各級民意代表共同見證新北社宅政策的重要里程碑。侯友宜表示,新北市自102年至今已推動社宅達3.6萬戶,採多元興辦模式為全國樹立典範,從三重區及中和區率先全國以BOT方式興建社宅,開創公私協力模式,到社宅營運導入BIM系統監測碳排、淨零策略設計,除落實居住正義也兼具淨零永續。新北社宅除了量質並重,並注重多元運用,目前已推出「青銀共居」、「合作共居」、「高齡友善換居」、「長者安心居方案」等首創全國的社宅計畫,希望營造跨世代融合、互助共居的全齡安養社區。
https://pse.is/7j36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