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組賴俊欽/編審

經濟:交通部為降低運具碳排量,積極推動電動化,擬定商用車輛電動化及無碳化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目標是2026至2030年五年間投資458億元,並將從購車補助、充電樁設置補助、輔導產業國產化三大策略著手。交通部長陳世凱日前提到,關於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推動進度,今年電動大客車補助目標為1,404輛,累計可達4,676輛,目前普及率已達35%,符合年度目標。為降低運具碳排量,交通部積極擬定商用車輛電動化及無碳化減碳旗艦行動計畫,涵蓋電動大客車、電動小客車、電動機車及電動船等運具,計畫期程自2026至2035年,經費需求預估至2030年將投入458億元,至於到2035年的經費則將屆時滾動編列檢討。
https://pse.is/7nme75

經濟:我國2050淨零目標規劃六大部門分頭進行,交通部在運輸部門雖已規劃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然而運具電動化速度慢,電動小客車目前累計6,940輛,市售比約7.9%,預計可達成年度市售比10%目標;電動機車目前市售比僅4.7%,與年度目標20%仍有差距。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委員、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提出,面對關稅挑戰,相較購買美國天然氣,購買電動車更可兼顧兩國貿易平衡及淨零轉型,建議未來貿易談判時可納入考量。在電動車推廣上,內政部長劉世芳也提出,為推動公寓大廈設置電動車充電設備,正積極透過修正用電安全指引及降低管委會召開門檻等方式加速鋪設
https://pse.is/7nmdcf

經濟:亞太市場將成人形機器人供應鏈重鎮,機械公會工業用機器人專委會會長黃識忠表示,台灣面臨大陸紅色供應鏈以六折低價競爭壓力,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思考品牌經營,並深入探究人形機器人終端用途,才能在國際競爭中與原廠緊密合作,台灣在工廠用人形機器人大有可為。摩根士丹利(大摩)預測人形機器人價格會從2028年15萬美元降至2040年5萬美元,加速普及,先在工業應用場景導入,2030年後走入家庭市場,這個規模數兆美元的產業商機,台灣供應鏈如何把握?
https://pse.is/7nmdp9

聯合:飼養寵物風潮盛行,犬貓走失多能靠晶片找回,但非犬貓類的寵物沒有晶片,找回難度高。新北市動保處推動「非犬貓類寵物登記制度」,今年底前完成家中非犬貓寵物登記即可獲新北幣300元。民眾可就近到特定寵物業者與動物醫院,為寵物建立身分識別。動保處統計,每年平均受理約2500件鳥禽救援收容案件,其中約50件為鸚鵡及寵物鳥救援。為方便民眾就近辦理,受理登記業者於店門口設有「非犬貓寵物登記站」標示,亦可透過「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查詢地址。
https://pse.is/7nmc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