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組賴俊欽/編審

中央社:部分媒體將風災損壞太陽能板稱為有害廢棄物,環境部澄清,太陽能模組主要由鋁框、玻璃、EVA膜與發電元件等組成,並未被列為有害廢棄物,也未設立相關綠色標章。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循環處理組組長陳俊融表示,太陽能板若是真的破損,需長期浸泡在水中才可能釋出銅離子;經能源署檢測水質也符合相關規定,重金屬釋放情況很少。此外,經濟部已有管理機制,針對颱風、地震等天災復原狀況並有追蹤列管機制,同時針對災損案場協助轉介業者依模組回收排出機制清運。颱風丹娜絲重創南台灣,媒體報導嘉義光電案場損毀影像。經濟部能源署表示,嘉義布袋沿海的新塭滯洪池光電案場損壞範圍在案場內部,未對周邊居民造成影響,已請業者近日完成清理作業,並強化後續固定設施的檢修與提升。
https://pse.is/7vbr84

中央社:近日颱風丹娜絲造成太陽光電模組災損引發關注,台灣綠電應用協會秘書長許博涵表示,再生能源若因天災受損固然可惜,但各界也須理解,再生能源有一項重要優勢,意即模組化、分散式、可快速修復與重建;比起單一電廠失能影響數百萬人的舊式體系,分布式綠能網絡反而是強韌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他不諱言,台灣若因情緒而猶豫再生能源的腳步,將喪失能源主權,也錯失產業轉型的大好契機;作為高度外貿依賴的島嶼經濟體,台灣不可能置身於全球碳關稅與供應鏈重組之外,未來企業出口將被要求提供碳足跡與綠電使用證明,顯示綠電早已不只是環保,而是產業生存與競爭力的關鍵條件。許博涵強調,綠電的發展與應用更不應成為天然災害的替罪羊,面對天然災害、更多氣候風險,需要妥善規劃更多投資的解方,才能讓台灣在2050年不只是淨零,更達到能源自主目標。
https://pse.is/7vbqst

中央社: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指出,鄭麗君、行政院談判總代表楊珍妮是在8日與美國談判團隊在華府實體會晤,針對關鍵議題凝聚共識,對談判後續發展交換意見,雙方肯認談判會持續推進,也洽約下一輪的實體談判,鄭麗君也還在華府。李慧芝說,政府還沒有收到美國關稅通知函,不過台美之間一直都是秉持深化雙方經貿關係,秉持互惠互利原則,希望達成貿易平衡,目前仍持續磋商跟溝通,並洽約下次實體談判時間,政府一直都是正面樂觀看待。
https://pse.is/7vbqzd

台灣好:新北市政府舉辦114年「新北企業誠信暨綠能產業區辨圖利與便民講座」,吸引企業及綠能產業聯盟等近百位企業廠商代表參與。市府副秘書長柯慶忠、新北市綠色產業聯盟秘書長賴欣儀出席,共同展現新北市府推動產業廉潔環境、促進產官合作的決心。講座邀請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白忠志,針對「企業及綠能產業常見不法案例及法規介紹」,以及「圖利與便民區辨」等主題進行專業解析。會中亦同步推廣由經濟發展局研編的「綠能業務防貪指引手冊」,協助業者在推動綠能創新與永續發展同時,強化法遵意識,避免誤觸法令紅線。
https://pse.is/7vbq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