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組賴俊欽/編審

環境部:環境部發布服務業、運輸業、醫院及大專校院等4類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指引,以協助今(114)年公告擴大盤查對象執行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環境部預計自7月中旬開始與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合作辦理一系列輔導說明會,並於今年9月進行申報系統試行填報,以確保所有受納管的事業能在115年4月30日前順利完成114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盤查登錄。碳盤查是減碳的基石,也是落實排放管理與減碳措施的重要基礎,環境部今年公告擴大溫室氣體盤查對象,採「三不一沒有」原則:不會麻煩、不用委外、不須查驗、沒有要收碳費。此次發布所有盤查作業指引的完整內容,均可至環境部「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網址:https://gov.tw/qDe)下載使用,各行業別主管機關輔導窗口亦已登載於資訊平台輔導資訊,將不定期更新以提供最新輔導訊息。
https://pse.is/7vv5a9

聯合:三元能源科技火警,鋰電池熱能反應完後才完全熄滅,救火難度高,專家說,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列這廠為「高度危險工作場所」,但法規跟不上製程的進步,建廠時應納入如何將災害降到最低考量。鋰電池常見於電子產品、電動汽、機車等設備,遇熱失控反應,電池體難冷卻,高溫燃燒也會釋出有毒氣體,導致連鎖閃燃與高溫氣體噴發;因火點難預測,救災相較其他火警更困難。新竹縣消防局說,鋰電池火警有「難預測、難撲滅、毒性高」三大風險,即使表面火勢撲滅,內部仍持續高溫,復燃風險高,且燃燒可能產生氟化氫、苯類等毒性氣體。
https://pse.is/7vv5tt

中時:不少人習慣搭捷運上、下班,卻不知道自己可能每天都暴露在高濃度的細懸浮微粒(PM2.5)環境之中!環境部2017年研究顯示,不論夏季或冬季,地下捷運月台比起公車、汽車、機車、步行、腳踏車,PM2.5暴露量都最高,原因在於車廂進站時車輪與軌道快速摩擦導致微粒揚起,但環境部至今卻未將月台列入室內空品管制範圍,環團呼籲環境部盡速納管,並加裝電子螢幕顯示監測數值,方便民眾隨時查看。環境部大氣司長黃偉鳴則指出,該份研究監測是24小時值,但民眾在捷運月台停留時間短暫、約數分鐘時間,故目前未將月台列入監測範圍內。雖然法規未特別要求大眾捷運車站針對PM2.5做檢測,但較著重督促管理單位加強改善空品,例如加強通風、全罩式月台等,都是可以降低PM2.5濃度的方式。
https://pse.is/7vv66k

中時:新北市水利局辦理「新店地區汙水下水道系統(第二期)新建工程第七標分支管網及用戶接管」,已於2025年6月10日決標,施工範圍涵蓋8個里,為國道三號與北宜路交界以南區域,將新增1萬144戶接管,完工後可提升新店區接管率7.1%,總工程經費7億8800萬元,預計2029年9月完工。水利局表示,透過管線將汙水集中處理,不僅有效減少對環境的衝擊,更是打造永續城市不可或缺的關鍵,隨著接管效益逐漸展現,愈來愈多市民主動表達支持,希望納入接管範圍,雖然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施工挑戰,但這是邁向現代化城市的重要一步。
https://pse.is/7vv5j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