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組賴俊欽/編審

中央社:數發部長黃彥男在中華民國資訊軟體服務商業同業公會(TISSA)與世界創新科技與服務聯盟(WITSA)共同主辦的首屆全球AI高峰會上以「打造全球AI影響力中心」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提到,台灣擁有強大的硬體製造基礎,同時也希望透過創新,發展高階AI智慧應用;台灣的優勢在於能夠結合硬體與軟體,推動AI產業發展,未來將聚焦垂直整合,將AI廣泛應用到醫療、零售、製造等領域。黃彥男說,數發部以算力池、資料、人才、行銷、資金5大政策工具推動AI發展,這5大策略也與總統賴清德提出的5大信賴產業相互呼應,盼於2030年將台灣建設為創新、包容、永續的智慧國家。
https://pse.is/82jtgd

中時:高雄市長陳其邁在「第3屆大南方高峰論壇」上強調,推動淨零並非要淘汰某一行業,而是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解決社會永續與公正轉型挑戰,關鍵在於「將碳負擔轉為資產」,尋找城市發展利基。以高雄近年碳排減量數據為例指出,淨零減碳策略方向正確,高雄自2005年基準年以來,已實質減量1662萬噸碳排放,達成25%減碳目標,相當於台北市1年半的碳排放量,成效卓著。陳其邁表示,高雄除傳統產業積極減碳外,也加快多元布局,涵蓋半導體、AI及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等產業。
https://pse.is/82juyw

中時:碳費制度正式上路,高雄市政府環保局長張瑞琿在「第3屆大南方高峰論壇」專題演講時指出,高雄身為全國最大工業城市,面臨龐大轉型壓力,目前已率全國地方政府之先通過「城市碳預算」,並以產業合作、能源轉型及碳盤查輔導,協助企業降低碳費負擔,邁向2050淨零。環保局統計高雄市碳排放量,鋼鐵、石化、電子等產業占9成,僅中鋼一家公司就高於雙北總和。隨碳費開徵,大型製造業若無減量計畫,將面臨百億元支出,但積極減碳則可降至10多億元,最高差距30倍。張瑞琿強調,「碳費是工具,不是稅收。」高市府首創「自主減量計畫書輔導團」與「碳盤查輔導團」,已收成效,協助日月光、李長榮等企業規畫減碳,並推動「產業淨零大聯盟」,已有76家企業承諾2030年前減碳467萬噸;同時成立「淨零學院」,輔導中小企業推行碳盤查與第三方驗證,避免在供應鏈轉型中遭淘汰。
https://pse.is/82jt2d

中時:新北市114學年度公私立幼兒園園長(主任)會議在致理科技大學舉行,市長侯友宜與全市1079位園長主任共同啟動「新北幼教心幸福運動」;會中同時發布全國首創《性別平等教育的探索旅程》幼兒園性平教學手冊,讓「性別平等」與「社會情緒學習」扎根。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的幼兒園全國最多,必須背負9萬名幼兒的教育,為打造讓家長安心的學習環境,自2019年起已連續6年投入超過7億元改善園所硬體設施。這次幼兒園的園長及主任大家齊聚一堂,共同研究全國首創的性平教學手冊及社會情緒學習,讓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能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教育局表示,幼兒性平教學手冊內容集結多位教保人員的實務經驗,透過貼近日常生活的教學設計,引導幼兒欣賞多元、尊重差異,讓性平價值從小自然內化為生活習慣。這本手冊不只是教學工具,更是親師共同打造友善校園文化的橋樑。
https://pse.is/82js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