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組賴俊欽/編審

中時:立法院今年三讀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延長核電廠服役期限,核安會今年8月預告修正相關子法,草案預告期60天、至9月30日止,屆時將交由外部專家進行法規審議,核安會指出,草案最快10月就可公告實施。核三廠2號機今年5月17日除役,核安會將在9月9日至11日在廠內及周邊地區舉行核安演習。核安會核安管制組簡任技正何恭旻說明,換照申請須檢附的文件,除了原本的整體性老化評估及老化管理報告、時限老化分析報告、相關終期安全分析報告及運轉技術規範增修內容,草案新增繳交輻射相關議題查核評估報告、耐震安全評估說明等2項文件。若是執照有效期限屆滿後提出申請,則須多提交再運轉計畫及執行結果報告,說明將機組狀態回復至運轉狀態的方式。
https://pse.is/843fyz

工商:工研院攜手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舉辦「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頒獎典禮暨產業職涯講座」,邀請華城電機、達德能源、太平洋電線電纜、亞力電機等重要企業參與,除頒發獎學金給優秀學子,同時邀請海龍離岸風電與台灣汽電共生的年輕綠領人才,向學子分享電力產業的發展前景及所需特質,期盼激發更多青年投身電力領域,推動永續能源轉型。工研院院長暨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指出,隨著新興能源與電力商機蓬勃成長,許多非傳統電力企業也積極投入電力市場,相關人才供不應求。特別是具備跨域專長的T型人才更加搶手。所謂T型人才除具備電力專業知識外,還需兼具資通訊等橫向跨域能力,方能因應瞬息萬變的職場需求。
https://pse.is/843fxp

工商:循環經濟如何從口號變成企業真正的競爭力,是企業永續一大關鍵。循環經濟不僅是環保,更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戰略,從源頭減廢到創新價值,就是循環經濟能為台灣帶來的最大改變。環境部推動循環經濟的核心措施,包含《資源循環推動法》與《廢棄物清理法》雙法修正,透過修法創造市場誘因與治理機制。同時,環境部成立涵蓋塑膠、紡織、營建等8+N「資源循環產業聯盟」,媒合不同產業的廢棄物與再生料需求,形塑完整的循環生態系。不僅如此,環境部也積極盤點戰略資源,像是稀有金屬回收,希望讓台灣在綠色轉型中掌握材料自主權。綠色轉型要的不只是回收,而是提升資源品質,讓它在國內形成穩定供應鏈,支撐產業再製造。企業若把循環當成額外成本,會覺得辛苦,但若從商業模式來思考,循環就是新競爭力。像共享經濟、產品服務化(Product-as-a-Service),或是高值化材料開發,都是未來企業能開拓的新藍海。
https://pse.is/843fvc

中時:颱風季來臨,夏季易有短延時強降雨,新北市水利局打破傳統防汛方式,依照第一線防汛人員的實際需求,開發整合「全時監測、AI判斷、即時推播」,即時同步推播29區公所,應變時間比以往至少提前2小時,讓水利人員靠1支手機即能全盤掌握從天上到地底下的水情。水利局長宋德仁於市政會議,以「一機在手,防汛ALL IN」為題做專題報告指出,都市密集開發,使得綠地減少,市府透過16座抽水站預抽、推動《透水保水自治條例》,結合公園與校園的透保水設施,成功創造近300萬噸滯洪量能。在雨量監控方面,宋德仁表示,最具突破性的進展是去年底開發6處CCTV雨絲辨識,當降雨達到10mm/10min條件下,透過AI技術,判斷降雨強度的能力,比氣象署提前16分鐘辨識暴雨正在發生,爭取更多預警時間,2025年底再新增6處。宋德仁說,607支具有積淹水影像辨識功能的CCTV,搭配淹水感測器的雙重驗證,能即時了解積淹水的範圍與深度,今年目標將再增加100支,並選擇12處雨水下水道水位敏感變化、流況複雜的地點,建置CCTV監控,提升監測能力,不再單純依靠水位計的數值。
https://pse.is/843f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