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組賴俊欽/編審

中央社:經濟部統計處發布產業經濟統計簡訊,內容指出,依據工廠校正及營運調查統計,台灣發電、輸電及配電機械業營運中工廠家數,自108年743家成長至112年803家,員工人數也從108年約2.5萬人,增加至112年的近2.7萬人。經濟部說明,台灣的發電、輸電及配電機械業主要供應內需市場,近年內銷占比皆在7成以上,產值自110年以來,已連續4年呈現正成長,近4年平均年成長率達13.0%,其中112年因產業景氣復甦,台商回流投資案件增加,加上政府積極推動電力基礎建設升級政策,產值首度突破千億元門檻,達新台幣1049億元。經濟部接著表示,113年受惠政府能源政策延續,加上人工智慧商機需求攀升,國內業者陸續投資建廠,帶動產值進一步攀升至1195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14.0%;114年1至7月,在政策推動國內採購需求與海外訂單增長挹注下,產值續成長13.6%。經濟部認為,隨著政府大力推動綠色能源發展及強韌電網計畫,加上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蓬勃發展,資料中心建置快速增長,以及美國電網擴建工程持續推進,均帶動相關輸發配電設備需求,預期114年發電、輸電及配電機械業產值將維持成長態勢。
https://pse.is/87r5vv

中時:經濟部標準局宣布,11月正式開賣中小企業平價綠電,首波釋出量體為彰濱產業園區光電案場的三成綠電,大約36MW、4500萬度綠電。後續還有台糖5個光電案場在建置中,經濟部標準局檢驗技術組組長黃志文指出,如果順利,台糖總案量發電數也大約是4500萬度,合計一年就有9000萬度可賣,但這得看台糖進度,還在努力。為了中小微企業淨零需求,經濟部先前規定公有地與國營土地光電案場,發電量3成需拿出來公開標售,專賣給中小企業,避免綠電被護國神山台積電搜刮走。喊了兩年的中小企平價綠電專案,標檢局昨宣布啟動,在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平台公開競標,11月19日開放企業預登記,12月底開標,明年1月就開始轉供給得標者綠電。市售綠電行情目前每度在5元到6元之間,這次官方競標底價設定在4.3元,黃志文直說:「市面不可能有比這個更低,所以相當有競爭力。」
https://pse.is/87r62q

工商:能源署10月2日宣布正式成立海洋能發電諮詢窗口,此舉代表政府為加速台灣海洋能源發展,決心提供業界一站式、更順暢的行政支持,此專責窗口將協助業者解決申設過程中的各項問題。在成立茶會上,能源署陳崇憲組長表示,新窗口的成立將有助於推動未來的海洋能政策。台灣海洋能發展協會對此表達高度肯定與感謝,協會理事長莊閔傑致詞時指出,成立3年以來,協會持續彙整各界意見,馬不停蹄地回應外界對「四面環海的台灣為何不加速發展海洋能」的期盼。目前協會已與涵蓋波浪能、溫差能、洋流能等技術的業者們達成共識,共同訂下明確目標:要在2030年前,協助政府完成至少100MW的海洋能設置量。他表示,協會將持續舉辦論壇、提供建議,全力協助能源署推動此一艱鉅任務。
https://pse.is/87r65q

中時:新北市五股溼地位於成蘆橋旁,曾一度乾涸,歷經新北市政府與荒野保護協會合力棲地營造,如今已重現生機。工程完工後,吸引池鷺、小水鴨與磯鷸等多種鳥類棲息覓食,成為北台灣候鳥遷徙的重要中繼站。新北市高灘處指出,五股溼地棲地營造自9月中旬開工,施工面積約1.6公頃,主要目的在於恢復原生溼地生態。藉由調整地勢高低差與水位深淺變化,形成可供不同水鳥活動的環境。短短數周內,現場已觀察到高蹺鴴、池鷺、小環頸鴴、小水鴨及翠鳥等回歸覓食的身影,灘地上還可見鷺科鳥類停棲捕魚的畫面,象徵生態系逐步恢復健康循環。根據2024年的調查資料,五股溼地園區內共記錄到81種鳥類、超過1萬隻次的出現紀錄,植物種類達688種。更令人振奮的是,去年首次出現黑面琵鷺覓食,顯示五股溼地已成北部地區重要的候鳥休憩點。
https://pse.is/87r6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