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組賴俊欽/編審

中央社:全球暖化突破危險門檻的速度超乎預期,各地珊瑚礁正面臨幾乎不可逆轉的死亡潮,科學家認為,這是氣候變遷導致生態系統崩潰的第一個重大「臨界點」。路透社報導,全球160名研究人員在「全球臨界點報告」(Global Tipping Points)中提出上述警告,他們透過突破性科學研究,估算氣候與生態系統中的臨界點,一旦越過這些門檻,系統就會出現巨大且通常不可逆的變化。科學家呼籲各國在11月的COP30峰會制定新的氣候目標,努力降低碳排放量,以減緩氣候暖化。根據聯合國及歐盟科學機構的數據,科學家對近期氣溫飆升速度超出現有氣候模型預測感到驚訝,目前全球平均氣溫已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攝氏1.3至1.4度。科學家預期,繼2024年和2023年後,2025年將成為史上第3熱的一年,海洋熱浪使全球84%的珊瑚礁面臨白化,甚至死亡。珊瑚礁孕育著1/4海洋生物。科學家指出,若要讓珊瑚復原,全球必須大幅加強氣候行動,讓平均氣溫回到比工業化前水準僅高出攝氏1度。根據各國現行政策,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預計將達到約攝氏3.1度。
https://pse.is/88d3ck

聯合: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直指台灣能源政策路徑,出現諸多問題,直接衝擊產業國際競爭力。TSIA並針對能源轉型過程中,產業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提出三大建議,首先建議提高供電穩定性,包括推動高用電區域的「電廠直供」、全面導入智慧電網,應用AI與感測器進行即時監控與預測性調度,並建議制定國家級儲能指引,於科學園區及產業聚落建置大型儲能系統,以及重新盤點抽蓄水力潛能以提供中長期支撐。強化低碳能源供給方面,TSIA建議釋出閒置土地資源,優先建置國有光電案場;建立一致且透明的審查架構,提升投資可預期性。此外,推動多元低碳能源方案;加速碳捕存設施導入,確保於二○三五年前全面實施;並針對高電價用戶提供專屬低碳電力結構。檢討綠能法規不合理限制方面,TSIA建議允許餘電「電證分離」;維持既有時間區段結算方式,避免十五分鐘即時媒合造成更嚴重的餘電問題;允許電證分離讓企業更有彈性達成中長期碳管理目標;不應無預警調漲或取消轉供優惠。
https://pse.is/88d3gk

聯合:近日台南烏山頭水庫浮動太陽能板引發外界質疑可能影響水質,甚至清洗是用清潔劑等,未來浮動式太陽光電開發是否需要環評也引起討論。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從去年開始,浮動式光電開發案在其他國家已陸續有環評等機制把關,環境部也已經準備把浮動式光電開發納入應實施環評項目中。此外,今年丹娜絲颱風對嘉義等地的滯洪池光電案場造成嚴重損壞,現階段也在參考國際案例,看是否滯洪池的光電開發也需要環評。彭啓明透露,經濟部有反映,如果面積過小,且開發量體不大的光電案也要環評,會導致沒人願意投資,甚至會阻礙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但站在環境保護主管機關來看,能源開發的環評當然越嚴格越好,會和能源署積極討論。
https://pse.is/88d39n

中時:為解決「老宅困老人」現象,新北市推動「高齡友善換居」政策,協助長者搬遷至設有電梯的社會住宅。國民黨議員江怡臻質詢時建議市府擴大辦理,讓更多長者受惠。對此,城鄉局長黃國峰表示,目前全市已成功媒合33戶社宅及3戶私宅供高齡換居使用,數量居全國之冠。除新店央北、土城員和2處社宅外,未來也將把中和安邦、三峽國光2期、泰山中山、板橋江翠及預定動工的塭仔圳社宅納入評估規畫,鎖定「大基地、500戶以上」社宅作為主要換居基地。他指出,未來這些社宅將結合公益設施與店鋪空間,並與衛生局合作引進診所、心理衛生中心等資源,讓長者不僅住得舒適,也能享有完整醫療與心理健康照護。針對議員關切高齡長者搬遷困難、租期過短等問題,黃國峰表示,新北市所有社宅均已推動「65歲以上終老方案」,若租期屆滿,將依照該精神續約辦理,不會讓長者因年限被迫搬離。
https://pse.is/88d3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