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組賴俊欽/編審

工商: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協助國內產業強化韌性與競爭力,經濟部宣布成立「產業競爭力輔導團」,整合跨單位七大輔導措施,串聯超過25個產業公協會與法人單位,打造「一條龍服務流程」,從企業需求盤點、諮詢、診斷到導入與研發,全程提供客製化輔導服務,預計未來兩年將輔導超過10萬家次企業。其中,「AI數位轉型」措施將提供最高42萬元的導入與人才培訓補助,協助業者建置雲端或地端AI工具,「技術輔導」則規劃推動協助500家以上業者升級試製驗證環境,並培育超過1,000名的智慧製造核心人才。於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啟動儀式,吸引超過200位公協會、法人等代表參與,現場介紹輔導團的七大支援措施,內容涵蓋從AI數位轉型、AI人才培育、金融支持、市場拓展、技術輔導、ESCO節能以及勞動力升級面向。 除AI導入外,輔導團更整合跨領域資源,針對企業在不同階段的轉型需求,提供多元支援方案,包括協助企業籌措轉型資金的金融支持、推動節能減碳與永續升級ESCO節能服務、協助拓展國際市場的市場開發與外銷輔導、以及強化勞動力升級與技能轉型的人力培訓計畫,同時亦提供技術研發與創新應用之相關協助,鼓勵企業投入AI技術或應用研發,推動產業向高值化與智慧化邁進。
https://pse.is/896klj

聯合:七月的丹娜絲風災毀損逾十二萬片太陽能光電板,近日又有烏山頭水庫的浮動式光電板遭外界質疑影響水質。環境部長彭啓明昨表示,將以科學證據、公開透明為原則,檢討整體的太陽光電環評制度,確保綠能發展以環境保護為先。至於水面型(浮動式)光電板是否新納入環評?彭啓明認為,一定面積以上應納入,但目前世界各國都沒有水面型光電相關的環評指引,還需進一步討論多少面積規模以上納入才合理,盼各界在月底前提出意見。環境部環保司司長徐淑芷補充,最快可望今年底、明年初提出「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修正草案。
https://pse.is/896k8v

中時: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系計畫建置國內首座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先導教學示範場,將向桃園市政府申請使用桃園環保科技園區永續資源館旁約2公頃空地,進行二氧化碳引至地表下1200公尺頁岩層永久封存,及三接天然氣轉換過程產生冷能再利用。由於環境部預計明年公布碳封存管理專法,副市長蘇俊賓表示將依專法協助辦理。中央大學地質科學學系教授顏宏元指出,團隊已獲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核定「桃園碳封存場址地質特徵化與二氧化碳灌注風險評估」計畫,預計下周與國科會、經濟部能源署研討,確定基地位置後,將與地方討論細項技術、運作模式。團隊已完成多項地下地質調查並與民眾溝通,多次與市府會談,在確保安全無虞的前提下,獲得原則性支持,選定桃園濱海地區作為示範場址。
https://pse.is/896ksg

中時:新北TOD3.0三階都計案經新北市都市計畫委會第178次會議審議通過,預計2025年底前發布實施。因應捷運汐東線開工、三鶯線即將完工通車,持續檢討適用範圍,除新增9處場站及整併已發布實施1處浮洲車站,總計增額容積適用場站已達66站,且TOD3.0變更內容首度納入淨零碳排義務規定,以促成新北2050淨零碳排永續城鄉的目標。本次TOD3.0變更重點除了打造人行友善、宜居的15分鐘城市,更將淨零碳排政策納入土管規定,把「低碳建築」與大眾運輸為導向發展核心結合。城鄉局長黃國峰表示,新北TOD自2019年推動至迄今持續就都市發展情形、實際推行現況滾動檢討機制,已有不錯的成果,像是市府已透過TOD增加社會住宅、公共托育中心、身障日照中心等約4216坪多元公益設施,並於捷運場站周邊增加公共汽、機停車位約1182席,另收取增額容積代金計約157億元,用於捷運、停車場、社宅及公益設施建設利用。
https://pse.is/896j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