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組賴俊欽/編審

聯合:人工智慧風潮下,OpenAI、亞馬遜、谷歌、微軟等美國企業大舉投資興建大型運算中心,但也將該熱潮轉移到監管較寬鬆的海外國家。紐約時報發現,資料中心耗電量大,也要大量用水來冷卻電腦,已造成或加劇墨西哥等十幾國的水電中斷問題。紐時十月報導,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 Group分析指出,截至六月底,全球一二四四座最大型資料中心有近六成位於美國境外。全球的資料中心還將增加,騰訊、Meta和阿里巴巴等美國和中國大陸企業在全球至少有五七五個開發中的資料中心專案。科技公司在各地建立資料中心來推進AI,一些脆弱當地社區持續承受停電、缺水衝擊。在愛爾蘭,資料中心消耗該國逾兩成電力;在智利,珍貴的含水層正在面臨枯竭的危險;停電已經是家常便飯的南非,資料中心的設置,更進一步加劇該國電網負擔。巴西、英國、印度、馬來西亞、荷蘭、新加坡、西班牙也都浮現類似擔憂。
https://pse.is/8az5kq

中時:受極端氣候衝擊,高溫天數逐漸增加,立委提案修正《氣象法》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各單位可據此擬訂高溫出勤標準,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指出,交通部贊成此方向,草案預告後,納入各方意見,預計11月預告,2個月預告期後報交通部。但是他說,高溫假應該不會像颱風假放一整天,而是斟酌情況給予休息、通風、補水、出勤津貼等方式調適,各單位要怎麼作為,還要看人事單位與政府部門的考量。氣象署長呂國臣說,夏天時間越來越長、玉山溫度年年創新高,顯示全球暖化過程中,台灣也不例外,氣象署已與國健署、中研院合作,針對熱傷害進行分析,找出容易發生的地區。
https://pse.is/8az4ys

中時:中央應變中心提出的疫調報告,全台首例非洲豬瘟肇因確定為「未確實烹煮的廚餘」,但未來是否禁止廚餘餵豬,農業部長陳駿季仍未鬆口,但廚餘禁餵將持續延長,不會在6日同步解禁,陳駿季指出,廚餘餵養解禁的第一前提,為查核全國434間廚餘養豬場,以本次案場為例,該養豬場的烹煮設備「根本沒辦法運作」,甚至連國軍要幫忙修都修不好,會避免類似情況再發生,第二,未來烹煮影像將改為即時上傳、即時監控,不會再是透過照片,確保所有SOP都能被落實,第三,相關法規層面也需要與時俱進,上述都完成後,才會思考能否繼續廚餘養豬。而目前對於廚餘餵養,為「原則禁止,例外核可」,經地方政府許可始能透過廚餘餵養,但未來會不會全面禁止還是需要討論,也不可能馬上就禁止,還是需要給產業緩衝期,以及未來廚餘去化是否能夠完善,都需要跨部會研議。
https://pse.is/8az46y

中時:隨著AI浪潮席捲全球,新北市議會市政總質詢,民進黨議員呼籲市府應成立「AI資訊局」,統籌人工智慧導入與行政減量政策,讓AI不再只是口號或硬體設備,而能真正落實到基層公務系統。研考會主委林豐裕回應,將在1個月內完成現況調查與改善建議,並透露近2年已辦理超過40場AI教育訓練,推動各機關設立「AI種子人員」,希望從內部培力著手,建立智慧行政文化。市長侯友宜對議員建議表示支持,強調AI應普及至所有層級,「不論大局處還是小單位,都要用AI幫忙減輕人力負擔」。他說,市府將統一由研考單位整合算力與資源,協助各局處導入AI應用,「我們要讓AI不是增加行政負擔,是幫助大家做事更快、更準」。
https://pse.is/8az3lm